首页 讲座信息 影山人文讲坛 影山专题聚焦 影山文化长廊 影山人文展苑 简介  
  站内搜索:
  您当前的位置: 首页 >> 影山人文讲坛 >> 正文
【227讲摘要】中国早期流行音乐掠影----夜来香
时间:2013-11-05   点击量:

中国早期流行音乐掠影----夜来香

早期的流行音乐有其独特的美学主张和艺术魅力,它不仅仅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,欣赏水平,还改变了人们的道德观念和行为方式,使中国文化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,为中国音乐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。

流行音乐始于1900年,发展至今,大致分为五个阶段,分别为萌芽期、形成期、转型与沉默期、恢复期与发展期,流行为传播广泛盛行的事物,流行音乐即为大众音乐,通俗音乐,何为通俗,即约定成俗。

流行音乐有以下几个特点:

1.具有广泛社会效应和传播范围。

2.旨在来表现大众的普通情感,并符合公众的普通审美情趣。

3.取材多来自现实生活。

4.旋律多易学易唱。

5.强调演唱者的自然嗓音,注重以情动人。

流行音乐的出现使人们由之前的拿着茶壶听戏转变为张着嘴巴唱歌,正是这时,几位流行音乐作曲家应运而生。黎锦辉正是开中国流行乐坛的第一人。黎锦辉(1891-1967)。早年倡导“国语”运动,说普通话,更是将汉语拼音加入到课本之中,随后发现更好的传播“国语”运动的方式———唱歌,便开始创作儿童音乐作品。他所创作的《毛毛雨》成为了中国乐坛的第一流行音乐。后来又创办了中国第一所音乐学校———中华歌舞专门学校。黎锦辉的作品因其歌词通俗易懂,曲调口语化,体裁平民化等特点,深受大众喜爱,其女黎明辉,因演唱《毛毛雨》而一炮走红,成为第一代歌星影星。

20世纪初,上海成为最早出现唱片和留声机的城市。当时的唱片大多为戏曲和曲艺音乐。20年代之后,唱片公司大量出版了民族民间音乐。二三十年代,流行音乐开始通过广播电台广泛传播。等到20世纪三四十年代,随着中国电影界的突飞猛进。唱片业的迅速发展。流行歌曲成为了日渐盛行的“时代曲”。这一时期,又涌现出了一批杰出的作曲家,湖南湘潭人贺绿汀创作的《天涯歌女》、《四季歌》成为电影《马路天使》的插曲,红遍大江南北。四川铜梁人刘雪庵创作的《红豆词》、《长城谣》、《何日君再来》亦是个中精品,严华更是凭借《月圆花好》一举成为第一位男歌星。黎锦光、陈歌辛、姚敏、梁乐音、严工上五人被称为“中国乐坛五杰”。黎锦光,黎锦辉之七弟,代表作有《香格里拉》、《夜来香》,陈歌辛,昌寿人,代表作有《夜上海》、《玫瑰玫瑰我爱你》。这几首音乐,都成了引领时代潮流的流行金曲。

流行音乐发展至今,历经风霜雨雪。随着时间的推移,越来越多由中国特色的流行音乐会如雨后春笋般,映入人们眼帘。

———山东艺术学院音乐学院副院长、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 彭丽博士

(现场记录:张瑞)

顶部】 【关闭
关于我们 | 常见问题 | 法律声明
@ Copyright 2003-2012 影山人文讲坛 地址: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大学科技园海棠路5001号
邮编:250357电话:0531-80683196    0531-80687813